大天后宮
國內-台南(府城),  大小廟宇,  阿丹的踅廟足跡

大天后宮 -府城公廟 爾雅天后

大天后宮,全名「全臺祀典大天后宮」,是臺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也是全臺這麼多名為天后宮的廟宇中唯一稱作「大天后宮」的廟宇,位在小巷港道交織,古蹟美食逛不完吃不及的府城中西區,絕對是精華中的精華,究竟這間「府城公廟」有哪些輝煌的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復明無望、清崇天后

大天后宮原為明朝寧靖王朱術桂的宅邸,在得知清朝將領施琅攻佔澎湖後,復明大勢已去,決定自縊殉國,其五妃亦表忠貞先行而去(可參閱竹滬華山殿五妃廟)。寧靖王自縊前,將自身宅邸捐給好友聖知住持改建為廟,是為東寧天妃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入臺,於天妃宮接受鄭克塽投降。施琅原要將天妃宮作為自身宅邸,後為免招殺生之禍而揚功於媽祖,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准奏,改封天妃為天后,由與施琅共同征臺的吳英(即吳總戎)負責修建大天后宮。

「東寧天妃宮者,經始于寧靖王之捨宅,而觀成於吳總戎之鳩工也。」

寧靖王

今大天后宮的格局分為三川門、拜殿、正殿、後殿,右側為觀音殿、三寶殿、門廳,左側相隔一小巷則有梳妝樓。觀音殿與三寶殿前身為監軍府,即寧靖王的宅邸(朱術桂鄭成功父子軍中的監軍),梳妝樓前身則為宗人府,是在彰顯明代宗祚猶存,安撫來歸者。施琅入台後,監軍府改成觀音殿,宗人府則作為兵寮。清康熙二十四年,住僧寄漚募建山門、左右廊廡,和新戲臺;清康熙二十八年台廈道王效宗將廟前闢為講訓所,隔年將廟後的關帝廳擴建(即今祀典武廟),改坐北朝南,從此與大天后宮分離。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徐葆光出使琉球歸來,為感謝媽祖保佑而上奏,天后宮奉旨納入祀典春秋二祭,自此便稱祀典大天后宮;隔天因朱一貴事件而短暫作為鴨母王宮。

清乾隆五年(1740)鎮標左營游擊石良臣重修,在後殿建左右兩廳,右廳祀總兵張玉麒。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府蔣允焄全廟整修,置官廳,設更衣亭讓致祭的文武官員有更衣之處(於今三寶殿);十年後分巡臺灣道蔣元樞亦花四年重修。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不幸發生火災,重修經費官方難以負荷,遂由三郊主導修復,自此大天后宮的權力也逐漸從官方轉向仕紳郊商。清光緒二十年(1894)甲午戰爭爆發,大天后宮的後側廂房成為唐景崧劉永福的台灣民主國南部抗日根據地。

大天后宮

日人接管台灣後,日明治三十一年(1898)日本佛教曹洞宗欲將大天后宮改名為台南寺,但遭台灣信眾強烈反對,總督府亦不認同,因此曹洞宗僧侶退出大天后宮,改由三郊改組的三郊組合接掌廟務。昭和十五年(1940年)年底時三郊組合因內部的派系衝突等問題召開臨時總會,會議決定三郊組合移交台南州廳,時任臺南州知事的一番瀨佳雄將三郊產業移交給「臺南商工會議所」(今臺南市商業會前身)但台南商工會議所竟打算將大天后宮拍賣,石暘睢等人以明宗人府遺跡向當時正好來到台南調查的台灣總督府文教局宗教調查員宮本延人請命而成功救回,也才有今天我們仍可進到大天后宮參拜的機會。

大天后宮

府城迎媽祖傳奇

府城的迎媽祖,又稱府城迓媽祖,最遲至清咸豐初年時便每年迎接北港朝天宮的三媽來大天后宮駐駕,但在日大正四年(1915)發生了「糖郊媽事件」,亦即本來要來的三媽被換成糖郊媽,事情曝光後,台南商紳大怒,於是府城各宮廟紛紛出資請西佛國新雕一尊三媽永鎮台南,又叫「鎮南媽」。

這個換佛過程有不同版本,較為人所知的是根據當時《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內容指出,當時因為景氣不佳,臺南商紳中由擔任朝天宮董事的臺南布商石學文與朝天宮董事曾席珍蔡然標等人交涉,欲請北港三媽南下。此次迎媽祖,大天后宮打算要與國姓爺一起遶境(日人極推崇鄭成功),不過在規劃中卻將抬媽祖神轎一事改由當時大天后宮新成立(1914)的「致和堂轎班會」負責,而非依舊例由藥王廟街的轎班負責,引發藥王廟街不滿。有一藥王廟街居民王福田便寫信拜託北港的一位刑事警察向北港支廳長報告,說若讓北港媽南下會造成當地商業活動有三萬圓的損失,此說亦得部分北港商人贊同。當石學文北上要迎請北港三媽時,朝天宮方面便表示北港支廳長不允許,石學文急忙通知臺南商紳,臺南商紳得知後便請臺南廳長與北港支廳長交涉,最後改由糖郊媽南下(另有一說為當時北港三媽已被鹽水的宮廟請走,只好改以糖郊媽代替)。

石學文最初不敢向他人提及此事,直到當天晚上大天后宮發爐,眾人扶乩之後得知三媽自己打算長住臺南,可塑像供奉,石學文才說出請來的並非北港三媽而是糖郊媽,府城大老們大怒,將糖郊媽留在府城(民國四十五年才歸還),並另雕鎮南媽。自此之後,府城迎媽祖便是由鎮南媽繞境。

鎮南媽

遶境活動通常於媽祖聖誕前一個月舉行,而在前兩個月時大天后宮會先「採緣」募款,特別的是因為大天后宮為府城公廟,所以可以全市採緣,不受街境限制,又稱「通城虎」。遶境當日,開基共善堂邢府千歲會至大天后宮恭請媽祖出門,整個遶境隊伍則會由延平郡王祠的鄭成功與當境的仁厚境土地公、大埔土地公共乘神轎開路,鎮南媽神轎押後。

日昭和十二年(1937)盧溝橋事件爆發,為防止民眾藉迎媽祖來凝聚民族意識,日人遂禁止此活動,該年變成了日治時期的最後一次迎媽祖。民國六、七〇年代起,「迓媽祖」盛況不再如前,也從以前的1年1次改成4年1科了。

迎媽祖
李宜陽提供
水闕仙班、天后獨尊

媽祖身為海神,自然領有一批與水有關的神明。在大天后宮的正殿左右兩側便祀有水仙尊王(據說是水仙宮原鎮殿神像,因廟被拆而移祀至此)及四海龍王(一說是赤崁樓海神廟神像,一說為龍神廟神像)。後殿設有聖父母廳,奉祀媽祖父母親,寧靖王朱術桂的神牌與台灣知府成城蔣元樞的長生祿位亦奉祀在此;三官大帝則與聖父母廳相望。後殿左右兩廳則祀有註生娘娘、臨水夫人,以及福德正神、月老星君。穿過圓拱門則可到後院,最後邊祀有斗姆元君。大天后宮的另一軸線則是三寶殿與觀音殿,奉祀三寶佛與府城三大觀音之一的垂目觀音。

垂目觀音

大天后宮因歷史悠久、地位非凡,從古至今不乏皇帝、官人、仕紳、商紳、眾鋪戶、友宮等等的贈物,因此匾額、香爐、石碑、柱聯、器物多到不勝枚舉,如清康熙二十四年施琅的《平臺紀略碑記》、清康熙三十年的《靖海將軍侯施公功德碑記》、清乾隆三十三年的《重修天后宮增建更衣亭碑記》、清乾隆四十三年的《重修天后宮碑記》、清道光十年的《重興大天后宮碑記》等等,以及知府蔣元樞所贈之蔣公鼎一只,今已從正殿移至文物館展示區。

蔣公鼎

古城蛋黃區

身為府城公廟的大天后宮,其重要性不需多說,而大天后宮所在位置也提供來此的民眾或是觀光客,在參拜後更有其他行程可以安排,如附近就是祀典武廟開基武廟、米街廣安宮、普濟殿、赤崁樓等等,還有來到台南不可少的小吃行程,如石舂臼商圈、永樂市場、國華街美食一級戰區,更可以至周邊探訪府城的老店,如茶行、木屐行、乾糧行、香鋪等等,可說是食衣住行育樂非常齊全。當然,宗教是為撫慰人心,若你心思混亂,或許來看看這裡的金面媽祖,那雍容華貴、處之泰然的寶相必能鎮住你心中波瀾。

大天后宮

文 / 阿丹(一步就出走版主)

參考資料:

大天后宮宮誌

張耘書,《臺南媽祖信仰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大天后宮資訊: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電話:(06) 222-7194
粉專:全臺祀典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