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武廟
國內-台南(府城),  府城聯境,  阿丹的踅廟足跡

祀典武廟 -那連綿的山牆畫出府城最美天際線

在台南說到關帝廟,首先聯想到的一定是有著美麗山牆及著名月老的祀典武廟,其不僅為明建官廟,更和赤崁樓、大天后宮、萬福庵、開基靈佑宮等古蹟同屬赤崁文化園區,堪稱台南舊城區的精華地帶。但祀典武廟據傳最一開始只是間家廟,而且是寧靖王朱術桂宅邸(今大天后宮)的關公廳。當時,寧靖王的宅邸內還有佛祖廳與上帝廳1。明永曆三十七年六月廿二日(1683)施琅攻下澎湖之後,朱術桂殉國,其宅邸亦早改為東寧天妃宮,此時關公廳仍沒有大變動。

圖片取自石萬壽<祀典武廟建置沿革研究>一文

武廟沿革

到了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第二任巡道王效宗的增建才讓格局有了不一樣的發展。王效宗將整座廟宇改成了坐北朝南。另外,他又增建了三川門、初拜殿、左右廡廊、再拜殿,亦在後方增建禪房,並增祀關羽的父親。除了最一開始的開基二關帝之外,王效宗另塑了鎮殿關帝、關平將軍、周倉將軍。清康熙三十五年,因巡道高拱乾升任浙江按察使,所以亦立了高公祠在廟埕左側,約莫今永福路與馬使爺廳之處。

清雍正年間是關公廳最重要的時期。清雍正三年(1725),除了關帝父《成忠公》外,後殿又增祀了祖《裕昌公》以及曾祖《光昭公》,除了五月時致祭外,還有春秋二祭。清雍正五年正式列入祀典,關公廳升格成了為官祀「祀典武廟」,後殿更名為「三代廳」。

三代廳

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府護巡道蔣允焄將廟左側的高公祠改為官廳 ; 清乾隆四十二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在廟埕左右兩側豎立旗桿座,並在廟的右側增建馬使爺廳,另外他也在昔日佛祖廳的虎邊護龍增建供奉天上聖母及保生大帝的保生堂,而連接僧舍的一小角落區域則是供奉其他神像。清乾隆五十四年,楊廷理又在廟前增建的戲臺。

清同治元年,奉祀其他神像的神堂則因應聯境民防改為武廟六條街眾鋪戶議事的六和堂。到了清道光六年,保生堂改為西社,奉祀五文昌。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三年,日方有意拓寬永福路二段,但經六條街各紳商武師等阻止,於是道路改為迴避廟宇,但旗桿座、戲臺、一部份官廳仍逃不了被拆除的命運,馬使爺廳亦廢變店屋,神像移至剩下的官廳,即是現在的馬使爺廳。光復後,原本禪房則改為太歲殿及月老祠。

重修武廟

圖片取自石萬壽<祀典武廟建置沿革研究>一文

日治時期道路改正前的武廟

武廟的主人們-眾神保庇

祀典武廟的開基關帝為軟身二關帝,位在鎮殿大關帝前方,根據祀典武廟廟方記載,此二關帝是當初寧靖王在荊州卸甲山的關羽祠奉請隨軍南下2,最後到了台灣。其後的鎮殿大關帝與兩側的關平太子、周倉將軍為巡道王效宗所塑,是為泥塑神像。大關帝龍邊為三關帝,虎邊為五關帝,最前方則為四關帝與三官大帝。

後殿三代廳除了奉祀關公祖輩三代,另有先賢牌位、長生祿位、僧人蓮座,如王效宗陳儐劉良璧蔣允熹等。走出了三代廳,順著階梯往下即到了觀音廳。這裡的主神當然是觀音,但祂還有另外的名字—微語觀音,是清乾隆年間的知府蔣元樞所捐塑的三大觀音之一,其餘兩座分別為大天后宮的垂目觀音以及開基天后宮的傾聽觀音。微語觀音法相金面、側坐傾聽,彷彿聽盡世人煩憂並微語金言。其前亦有藥師佛、地藏王菩薩、天真武佛等佛 ; 龍邊軟身的註身娘娘也非常漂亮。

二關帝

軟身二關帝

微語觀音

微語觀音

文人雅士聚集地-西社(文昌殿)

現今祭拜五文昌的地方古時為詩社,府城有五個詩社,分別是東社(在彌陀寺)、西社(在祀典武廟)、南社(在法華寺)、北社(在黃蘗寺)、中社(在舊奎樓書院),現獨留西社還掛在門楣上。

西社

民防區域中心兼傳統樂曲戲劇工作室-六和堂

六和堂為聯境辦事處及全城冬防指揮所,得名於清代府城聯境六和境之名,而六和境實為武廟六條街(大井頭街、武館街、竹仔街、帽仔街、武廟街、下橫街)。日治時期引進警察制度後,聯境民防功能式微,清乾隆五十八年發跡於水仙宮的南管振聲社遷入武廟六和堂,後於日治時期短暫又遷回水仙宮,但因盟軍轟炸(約莫民國三十二至三十四年),水仙宮中、後殿毀損,日軍又在上面蓋了防空洞,振聲社於是遷往普濟殿。民國四十年空軍遷出武廟後,振聲社又再度遷入,這時有分普濟殿振聲社與武廟振聲社。直到民國七十九年武廟進行大翻修,振聲社無處可去因而暫時停止活動。民國八十五年復社,一樣於武廟六和堂外奏倡南管,直到民國九十九年因赤崁清音南樂社諸多新血加入,需要有長期且穩定的團練場所,振聲社始自武廟搬回位於中西區忠孝街的自我館宅 3,4

在民國五十九年時,一傳統國劇社團,六和平劇研究社,也在六和堂前練唱,也因為跟廟方借場地的緣故,六和平劇研究社也會在農曆正月十三、五月十三、六月二十四廟方有吉慶的日子時,開嗓義演,酬謝神明5 (現活動已停止)。除此之外,六和堂還是台灣第一所幼稚園呢。日治時期蔡夢熊以六和堂為所在地創立台南共立幼稚園,後因招生不易而關園,現在六和堂外還有紀念碑呢。

幼稚園紀念碑

現今六和堂奉祀火德星君、王天君以及張仙大帝。火德星君又稱火王爺,通常會奉祀火王以避回祿之災。王天君,又稱王靈官,為雷部十二雷門之首將,也是道教護法三十六天君之首,額上有天眼,右手持金鞭,左手持通天指,正所謂「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張仙大帝則是道教中賜予人們兒女的男性神祇,也可為人消災避邪,造型多為手持彈弓像。

王天君 火王爺 張仙大帝
找姻緣斬孽緣求助中心-月老祠

台南四大月老之一的武廟月老應是戰後才奉祀,專司單身或單戀想求姻緣者。只見月老公身體微傾,彷彿仔細聆聽著信徒的願望。在月老祠裡,若是求男女朋友的人,拜拜即可; 若要求結婚對象者,則需擲筊,一允筊才可取紅線與緣粉。據說月老公是住在正氣關帝的武廟裡,所以另有專長為斬小三或斬爛桃花唷。

點我看如何拜武廟月老

東奔西跑快回原位-馬使爺廳

馬使爺廳最早位於廟埕右側,由蔣元樞所建 ; 今日所在位置則為日治時期道路改正後所剩的官廳,據說廟方有意要把馬使爺廳移回原處。通常,馬使爺會被供奉在神龕下方或虎邊近門處,很少有獨立一間廳堂是供奉馬使爺的。在祀典武廟的馬使爺廳,供奉者馬使爺與赤兔馬,赤兔馬的忠與勇亦是值得後代感念。

武廟月老
致敬祖廟兼保存文物-春秋樓

春秋樓是由祀典武廟管委會比照祖廟的春秋樓去規劃建造,於民國九十九年動工至壹零壹年竣工,一樓有關帝爺讀春秋之聖像,其前方亦有三國時代蜀國的五虎將神像,二樓規劃會議室,三樓則為文物展示館。

馬超

馬超

趙雲

趙雲

關羽

關羽

張飛

張飛

黃忠

黃忠

說到武廟的文物,那也不得不提那一塊塊名如其實的牌匾。一入廟便會看到清咸豐元年的「至聖至神」匾,到初拜殿後,請先簡單合掌參拜,接著請抬頭往上看,除了清乾隆五十九年(1791)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楊廷理所題之名匾「大丈夫6 」外,尙還有寧靖王朱術桂所題「古今一人」匾(原匾已遺失,現為仿製品)、清康熙三十五年高拱乾敬立「文武聖人」匾、清嘉慶十九年御前侍衛福建陸路提標右營游擊徐慶超所獻「人倫之至」匾以及清光緒十一年的「文經武緯」匾。除此之外,正殿亦懸掛清咸豐七年皇帝御筆「萬世人極」匾,三代廳則掛清康熙五十四年陳璸所立「誕育聖神」匾、觀音廳則有清乾隆四十二年臺灣府知府蔣元樞所書「天地同流」匾,其餘尚還有清乾隆三十一年台灣知府護巡道蔣允焄所題「神周海表」匾、四十六年「正氣經天」匾、清光緒十六年「至大至剛」匾、清咸豐四年「海日中天」匾等等。

人倫之至 大丈夫 古今一人
至大至剛 至聖至神 正氣經天
海日天中 文武聖人 文經武緯

武廟那長66公尺的五重山牆更是全台唯一,從最前的「三川燕尾」、「硬山馬背」、「捲棚歇山」、「歇山重簷」到最後的「硬山燕尾」,高低起伏的屋簷劃出府城最美的天際線。在硬山馬背與捲棚歇山之間的廡廊屋簷上,可見兩座如古代布幣樣貌的擱梁架至於其上,中間的凹槽可放置竹竿,批上布棚便可供慶典時遮陽,是台灣廟宇中獨家建築特色。在欣賞山牆的時候,可以特別注意三川殿山牆上的懸魚為華麗的花籃造型,而正殿山牆的懸魚則是書畫軸,有「關公讀兵書」之美意,兩側更可看見用來固定橫樑的S型壁鎖。正殿上方還有雙龍拜塔裝飾,亦有鎮火之意。

布壁 山牆

若來武廟拜拜,除了欣賞豐富的文物和建築語彙外,也別忘了到廟的左前方享用賣完為止的武廟肉圓,廟前的冬瓜愛玉、炸雞、青草茶,廟旁也有秉持中藥製香的吳萬春香行,其三樓還提供一覽三大名勝的歷史之窗,當然更不可錯過的也是鄰近的古蹟廟宇,如大天后宮、萬福庵靈佑宮開基武廟、赤崁樓等等,當然!台南唯一僅存的兩座隘門也位在這個區域內,大家不妨找找看囉。

 

參考資料:

1 石萬壽(1987),祀典武廟建置沿革研究,台灣文獻,38:4,59-72。

2 《祀典武廟》,台灣祀典武廟管理委員會印製。

3 施炳華,寄情重彈鳴金玉,籤筒競藝話振聲-南管振聲社滄桑史,簡報。(https://reurl.cc/ZmgxW

4 振聲社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Ntsinsingsia/

5 國定古蹟祀典武廟六和堂修護設計調查報告與現況檢測,黃毅誠建築師事務所。(https://reurl.cc/k62zn

6 其詞出自孟子 ‧ 滕文公篇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

文 / 阿丹(一步就出走版主)

 

§ 祀典武廟資訊: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9號
電話: (06) 220-2390

3 Comments

  • 邱仲銘

    武廟那長66公尺的五重山牆 ?

    武廟山牆長若干?
    黃毅誠建築師:我沒記,印象中大概基地總長40米左右
    有網頁報導66米,我根據其平面圖約60米,古哥地圖不清楚約56米
    毅誠 : 應該是我記錯..
    多年前平面設計霍榮齡女士曾以山牆做海報 轟動一時 記得是52公尺 顯然也粗略
    修過幾次武廟的孫教授說沒特別記這數字
    日前特地帶著卷尺 緣石連細縫約0.9 米 共66塊 中間有一小段0.25米 最北有一小段0.17米 無緣石
    山牆總長約59.8米 依您網頁平面圖約60米 應無誤
    有趣的錯誤~ 66塊緣石誤成 66米

    Wikipedia 於 2021年6月28日 週一 上午11:33寫道:

    ‪455112jerry‬在您的讨论页的“‪關於你近來的編輯‬”段落留言了。
    您最近在祀典武廟條目頁面上進行更改數值的編輯與原先參考來源衝突並缺乏新的參考文獻。原版本的參考資料即《祀典武廟研究與修復計劃》中所測繪紀錄的數值為六十六公尺,並非六十公尺。若有其他的更可靠的數值附帶參考來源,可以增添在本條目內文中。感謝。
    查看消息 ‪455112jerry‬ 查看更改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