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廟
國內-台南(府城),  大小廟宇,  府城聯境,  阿丹的踅廟足跡

五帝廟- 三眼華光 妖魔現形

五帝廟可說是八吉境或甚至整個府城廟宇中新舊如此交融的廟宇。如何說呢?先簡單說,五帝廟建於明永曆年間,屬府城七寺八廟1之一,而今年(2018年)為2012年起的擴大翻修後神尊入火安座,廟宇極新但卻沒有現在建築般的冷冰氣味,這也是我很喜歡這間廟的原因之一,但我所要提的「新」,其實是在五帝廟三川殿屋脊規帶排頭處的塑像,他們可說是廟宇建築中不曾出現的人物:八田與一、王金河、湯德章、巴克禮。這些對台南本身或是人民有幫助的前人,不分國籍,都值得我們後人尊敬。這樣新舊交融的多元文化不僅是個亮點,同時也富含教育意義。

八田與一 王金河 巴克禮 湯德章
五帝廟起源與位置

但說起五帝廟的歷史以及神尊,那可真是複雜複雜複複雜阿!目前據廟方沿革,五帝廟建立於明永曆年間,最早為觀音堂,而嘉慶元年(西元1796年)時,在今中正路與忠義路交叉口建新廟,坐南朝北,並改廟名為五帝廟。但是,在清乾隆十七年(西元1752年)王必昌編輯的《重修臺灣縣志》所附的城池圖內,就已有標明五帝廟了;甚至早在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1696年)的《 台灣府志》,高拱乾便有記載到五帝廟,所以五帝廟之名並非清嘉慶時期才改。只是,以府志來看,不論之後的重修還是續修都沒有提到觀音堂;而以縣志來看,則均有提到觀音堂,但有的提到五帝廟的廟名是早於觀音堂,有的則是記述其是觀音堂後來改名而來。目前這些暫時無法有一個共同說法,不過可以推測的是當時五帝與觀音已合祀。

明代時期五帝廟的位置仍未知,而第一次搬遷是應為廟方所述的建廟時間-嘉慶元年 (西元1796年),遷至今中正路與忠義路交叉口,坐南朝北,因此我們查看1875年的台南府城街道圖,可以看到五帝廟前的街道名為「廟前街」。民國十二年(1922年)因道路改正而須拆廟,所幸購得現址(忠義路二段87號),隔年破土重建,將原廟的構件全部移來組裝新廟,採坐西向東。而後於民國三十四年、六十七年均有整建。民國七十三年時,因忠義路拓寬,廟的牌樓與前殿,整座廟於是往後退,並重建前殿。最近一次大翻修是民國一零一年時,因發現白蟻已將廟內大多木構件蛀蝕,深怕有倒塌風險於是整修,並於今年(民國一零七年)完工入火安座。

廟前街

五帝是誰?

說到五帝到的背景, 這故事可就多了。五帝又為五顯大帝、五行大帝、五通大帝、華光大帝、五方五老、五靈公、五顯靈官等等,但祂是五位還是一位呢? 這其實與我們之前說到的七娘媽(七位仙女總稱還是第七位仙女,可參考開隆宮一文)是一樣道理。一開始,五帝為五行:東方青帝、西方白帝、南方赤帝、北方黑帝、中央黃帝。後來又有說法說五帝是五位神明轉世,分別是大大帝文殊菩薩、二大帝王靈官、三大帝韋馱護法、四大帝華光天王、五大帝夜遊神。這樣的說法如何產生?何時產生?我們目前無法考證。

五帝廟

五顯大帝的信仰到了明代最為鼎盛。《三教搜神大全》記載之說則是現代最為普傳版本。傳說,五顯大帝共經歷四次轉世。第一世,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法堂前的一盞蓮花油燈,因其每天都很專心的聽經問法,綻放出一朵朵燦爛的燈花,這些燈花堆積久了之後,釋迦牟尼佛為祂做法,化成人身,就是妙吉祥。

妙吉祥放出三味真火,燒死了燭火鬼,犯下天條,佛法難容,必須貶到凡間歷練,釋迦牟尼佛在祂到凡間前,賜給祂「五通」:一通天,天中自行;二通地,地中自裂;三通風,風中無影;四通水,水中無礙;五通火,火裡自在。接著,佛祖還在祂的天頂一指,賜給祂一個天眼挪門,讓祂可以看見三界之事。接著就請觀世音菩薩,送祂到馬耳山大王之家投胎。

五顯大帝

第二世:祂以五通火光身,投胎到馬耳山馬氏金母身上,出生的時候,臉上就有三隻眼睛,父母將祂取名三眼華光天王,馬子貞。才生下三天,馬子貞就十分的驍勇善戰,不但斬龍王,除水孽,放走風、火二妖,而且,拿走紫微三官大帝的降魔金鎗,後來被紫微三官大帝,用九曲珠鎮住而死去。

而第二世又有傳說,說道馬子貞的母親,金氏,一天被吉芝陀聖母妖法所害,個性整個大轉變,變成一個,嗜吃人肉與牲畜活體的人,妖法之厲害,就連馬子貞的修行,也無計可施。後來,金氏死了之後,被打到地獄承受苦刑;在人世間的馬子貞,不忍母親在地獄受苦,施法入地獄,大鬧,救出母親。同時,祂化身為齊天大聖,到西天,偷了瑤池金母的仙桃,來代替葷肉,供養母親;想要藉此,斷絕母親愛吃人肉的癖好。後來,齊天大聖本尊出現,擊敗馬子貞。正在齊天大聖,要一舉將馬子貞殺死時,火炎王光如來,出面講和,大聖饒馬子貞一命,並且要祂皈依佛門,潛心向佛。玉皇大帝為了獎勵祂事母至孝,敕封祂為五顯大帝!

五顯大帝

第三世:祂再投胎,出生在斗梓宮,赤鬚炎玄天王之家,臉上有三隻眼睛,左手掌上,有一個「靈」字,右手掌上,有一字「耀」字,炎玄天王就把祂取名為三眼華光天王,靈耀。之後,靈耀拜大惠盡慈妙樂天尊為師,學習並且精通風、雷龍、蛇,御鬼安民之術;後來祂又奉玉帝之命,掌管風火,除此之外,玉帝還賜給祂左印右劍,派駐南天門,掌管南天門大大小小的事。後來,祂用金刀,鍊成一塊三角金磚,做為法寶,並收火丹、風輪、火輪;玉皇大帝敕封祂為華光天王、火部大元帥、明輔大元帥。而後祂又收伏了順風耳師曠,千里眼離婁,以及火漂將;在千田國裏,國王為祂建廟,立「天王祠」奉祀。

第四世:祂幻化成一個大肉球,轉世到南京,徽州府,婺源縣,蕭家莊。這顆肉球剛出生時,大家都以為是妖怪化型,之後,蕭老先生用刀剖開肉球,才看見裏面竟然是五個活潑可愛的小孩;蕭老先生,就替祂們分別取了名字,老大蕭顯聰、老二蕭顯明、老三蕭顯正、老四蕭顯直、老五蕭顯德;之後,蕭家又生一女,又取名瓊娘。五兄弟名號「聰、明、正、直、德」,也就是被後世,大家所尊奉的五顯大帝!這五兄弟在宋太祖年間,功成行滿,就皈依佛道,蒙玉皇上帝加封五顯大帝,華光天王為「玉封佛中上善五顯頭官大帝。」但又有人說,五顯大帝也就是蕭顯德,因排行「第五」而得名。不管是五位神明還是一位,現在在五帝廟看到的神尊只有一位,也就是三隻眼的五顯大帝。

武駕

五顯大帝同時也是道教的護法四元帥之一。雖然護法四元帥有多種版本,如「馬、趙、溫、周」、「岳、趙、溫、康」、「馬、趙、溫、關」等,而馬就是指斗口靈官馬靈耀,同時也屬玄天上帝的三十六官將之一。馬元帥後來追隨文昌梓潼帝君,護持道法,到了功行完滿,乃被召回天庭,玉帝敕馬元帥護守斗闕,證位「斗口靈官」,道諱稱:雷聲不動天尊。因此,後人醮壇禮斗時,一定須經請到馬元帥後,才能封閉斗門施演斗法會,禮斗法會結束方可開啟斗門奉送斗聖與諸尊,然後還須禮謝護斗天將馬元帥,斗科才能稱為圓隆。(參考道教總廟三清宮三清道祖道教經典)

五帝廟的寄祀空間

五帝廟正殿奉祀五顯大帝、風火將軍以及虎爺。鎮殿五帝(泥塑)旁分別是文身五顯大帝(軟身)以及武身五顯大帝,而祂們後面則是泥塑的風將軍與火將軍。木雕的風、火將軍則是位於正殿兩側,不過風將軍的位置竟然是空的!這可不是因為祂出門辦事阿,而是…目前下落不明(八吉境內同病相憐的還有從興南宮移祀總趕宮的開漳聖王,多年前被信徒請回家後至今也是下落不明)。但先別急著走到後殿,這裡的虎爺可說是超級可愛~別忘了跟祂打打招呼唷!

虎爺 火將軍

後殿為觀音堂,奉祀觀音佛祖,配祀保生大帝與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一進門還可看到三界爐。金爐在後殿前方的旁側,而從旁走到後方時,可發現所在位置其實是在高處,面對的是下方的永福國小。這裡名為後圍仔(可參考後圍仔佛祖廳一文),亦是清代八景:「斐亭聽濤」、「澄臺觀海」的所在地(可參考道署關帝廳一文)。

觀音佛祖 保生大帝
五帝廟文物

廟內的牌匾、壁畫亦是重要文物。昔日,潘春源老師的「春源畫室」就位在五帝廟斜對面的三官廟旁,而在五帝廟光是潘春源老師的壁畫就有「三綱五常圖」、「商山四皓」、「山人觀瀑」、四幅浮雕書卷彩繪「暮鼓」、「晨鐘」、「龍吟」、「虎嘯」及「紫藤巴哥」,而上面還覆蓋上兒子潘麗水老師的畫作。牌匾方面,有康熙三十三年功加左都督世襲拖沙喇哈番仍受餘功二次陞任浙江瑞安副總兵官陳遠致敬立的「西南得朋」、清嘉慶元年重興三山職員陳安敬立的「福國佑民」、道光四年浙閩楓嶺營來臺官兵所敬獻的「帝德廣運」,民國四十年東嶽殿眾舖戶敬獻的「神通廣大」、還有八吉境同贈之「威壯天南」匾。

西南得朋 帝德廣運

最後,來首詩搭張美麗的夜間五帝廟吧!

一稱元帥二華光,
眉生三眼照天堂。
頭戴叉上攢頂帽,
五金磚在袖兒藏。
火車腳下團團轉,
馬元帥速赴壇場。

-《三寶太監西洋記》

五帝廟

 

1 七寺八廟有多種說法,但其中「七寺」是固定的,「八廟」則是看法多元,而法國施伯爾敦教授之看法認為「八廟」實為「百廟」,這種說法頗有信服力。

 

§ 五帝廟資訊: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7號
電話: (06) 223-4029
粉絲專頁:點我

 

One Comment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