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隆宮
國內-台南(府城),  大小廟宇,  府城聯境,  阿丹的踅廟足跡

開隆宮- 七娘媽是七位還是一位?

在府城,說到做十六歲,就會想到開隆宮;說到開隆宮,就會想到做十六歲1,這兩者早就為一體。開隆宮建於清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而在台灣做十六歲最早源於清乾隆初期所開闢的五條港,工人須滿十六歲才能領全薪,所以十六歲代表著孩童身分與大人身分間的分水嶺。開隆宮是否從建廟時就有做十六歲的習俗,我們不知道,但在現今在府城說到做十六歲多半都會想到開隆宮。

開隆宮,主祀七星娘娘(七娘媽),分別為天樞、地璇、人璣、時權、王衡、開陽、瑤光,屬星宿崇拜,是由浙江省海寧縣直接分香而來,為全台開基七娘媽廟。我們現在所說的織女2,便是第七位仙女。相傳,牛郎與織女生了兩個孩子後,因為觸犯天規而被迫分開,而這兩個孩子便由織女的六位姐姐庇護長大(至十六歲),也因此七娘媽被認為是孩童的保護神,而做十六歲一方面代表自己已是成人,可領全薪,另一方面也是要感謝七娘媽這十六年來的照顧。

開隆宮

但這裡不是要說做十六歲,雖然已經說了蠻多的XD(想知道更多做十六歲,請看開隆宮做十六歲(上),以及實際有哪些儀式,請看開隆宮做十六歲(下))。這篇主要是要介紹開隆宮這間廟以及其周邊地理與聯境關係。

 歡迎加入【讓更多人出走】贊助計畫,請點擊 贊助方案

據廟方資料開隆宮建於清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但根據日治時期的《臺南市寺廟臺帳》,開隆宮是建於清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到底哪一個是對的呢?

從日大正十四年(西元1925年)的開隆宮重修石碑所述:

「茲我市內七娘境開隆宮崇祀天女七星娘娘,迄今二百餘年,叠受風雨剝蝕,四協境諸同人目睹心傷不忍,爰集嶺枋街街眾,公同義舉奉納修茸金重修開隆宮並祀福德爺俾廟貌重新,錫福靡涯是為序…」

可以推出清雍正十年還算符合年代的相近性,有可能是建廟與落成之差。再者,開隆宮內也有一塊嘉慶己未年(西元1779年)的「影燦銀河」牌匾;但清道光三年的說法也不一定有誤,陳志昌在其文〈以臺南市成年禮俗保存探討無形文資活化策略〉的註解9指出,清道光三年很有可能是其從三奶宮改名開隆宮的年代。會這麼說是因為在開隆宮的偏殿前可以看到一個石碑,寫著三奶宮,年代為雍正丁卯年,但是雍正在位期間並沒有丁卯年,只有丁未年,丁卯年最近要到乾隆十二年(西元1747年);而丁卯有可能是丁未(雍正五年)或乙卯(雍正十三年),雍正十年則是為壬子年,所以正確的建廟時間用“雍正年間”來表示會比較恰當。

三奶宮

前面有說,開隆宮又稱七娘境,這個七娘境可以是開隆宮本身,也可以是開隆宮的境。古名七娘境街的街道,為今廟前的中山路79巷,越過中山路,接到對面的中山路82巷,乃至衛民街124巷都是。廟的右前方那條小巷則為紅布袋巷(今民權路二段4巷),得名於府城居民做十六歲要換小紅袋。3

七娘境街
中山路82巷 (七娘境街的一段) 

以前文所提石碑來看,碑末刻有四協境:嶺枋街、七娘境、竹仔行,其中嶺枋街則為嶺前後街與枋橋頭的合稱,因此四協境便是嶺前後街枋橋頭七娘境(開隆宮)、與竹仔行。根據謝奇峰於《台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所述,開隆宮對外的稱呼境名為七娘境、對內則是四協境;四協境並非四間廟宇。不過日治時期實施保甲制度後,原屬府城的街境聯防組織漸漸消失,改由宗教上的聯境來強化廟宇間的交陪感情,因此現在所說的四協境便是由開隆宮、辜婦媽廟、臨水夫人廟、普濟宮(又名坑仔底王爺廟,現狀不詳)組成,其中只有開隆宮與辜婦媽廟還有在冠上四協境之名。

四協境

 

四協境2

 歡迎加入【讓更多人出走】贊助計畫,請點擊 贊助方案

開隆宮主祀七星娘娘,除了照顧孩童,保佑他們平安長大之外,七星娘娘也專司增加魅力與桃花,據說每年七夕,七星娘娘會調查未婚男女名單,並交給月老讓祂去牽線,因此開隆宮後殿也有奉祀月老爺爺。說到爺爺,之前枋橋頭福德祠被拆毀時,裡面的土地公爺爺便是移來開隆宮唷。

府城在日本人行市區改正前有很多的土地公廟,後來大都因為開闢道路而拆毀,有些神像因此不見,有些神像移入友廟,像東轅門土地公便移入道署關帝廳粗糠崎土地公移到普濟殿(今移到聖君廟)、太平境土地公移到天壇等。枋橋頭土地公原本住的枋橋頭福德祠是位在現在的哪裡呢?根據文峰茶莊老闆所提供的資訊,是在面對茶莊的左邊,其傳家的清朝老印章還刻有「枋橋頭福德祠左」的字樣(枋橋頭福德祠左是以土地公公的左邊為準,不是以我們面對福德祠的基準來看,可參考上面位置圖)。

土地公

七夕,是七星娘娘的生日,也是魁星爺的生日,所以自古七夕就為乞巧會與魁星會(可參閱開隆宮做十六歲(上)),而身為小孩拜契對象之一的七星娘娘後來也與從五條港興起的做十六歲成年禮結合,再加上開隆宮主祀神就是七星娘娘,所以七夕、七娘媽生、與做十六歲便因此結合。開隆宮的「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活動除了廟方本身努力保留這個傳統外,台南市政府也有意大力推廣此傳統,因此造就現在說到做十六歲就一定會提到開隆宮這樣的一個態勢(可參閱開隆宮做十六歲(下))。

開隆宮除了主祀神為七星娘娘,亦有奉祀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可說是囊括小孩成年之前的守護神了。註生娘娘賜子,臨水夫人保佑生產順利,七星娘娘照顧小孩至十六歲成年。因此,開隆宮側殿所置的「三奶宮」石碑應該是指這三位神明,較不是一般所指的三奶夫人 :陳靖姑、李三娘和林九娘。

除此之外,開隆宮亦祀有灶君,雷公、電母、風伯、雨師,花公花婆(由註生娘娘決定生男(白花)還是生女(紅花),花公花婆便是負責照顧這些花),還有花樹栽培工的鋤童箕童。

灶君 雷公電母
風伯雨師 花公花婆 鋤童簊童

1  十六歲的習俗並不只有台南有,台北、雲林、嘉義也都可見。可至開隆宮做十六歲(上)閱讀更多。

2 所謂的織女,是因為這七位仙女的工作是编織神仙的衣服以及天上的雲彩,並非本名叫織女也並非織女星;我們常會有以一代全或以全代一的命名法,像這裡的織女便是以全代一,但七娘媽便是兩者都是,因為第七位仙女又叫七娘媽,但七娘媽也可以同時指這七位仙女。

3 府城書法家蔡胡夢麟在其著作《嶽帝廟前》書中提到有「四嫂腳踏金葫蘆,七娘手摜紅布袋」的俗諺,經考證後四嫂巷在今民權路一段199巷,是往昔此地有一位樂善好施受里坊居民推崇的婦女,金葫蘆則是四嫂巷前元會境街一家茶行掛的招牌。紅布袋巷在今開隆宮前,因崇祀七娘媽,府城居民做十六歲要換小紅袋,兩地同在民權路上,相隔二百多公尺,所以才有此句俗諺講述府城大街的熱鬧盛況。

文 / 阿丹(一步就出走版主)

§ 開隆宮資訊:

地址:700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79巷56號
電話:(06) 221-2137

【讓更多人出走】計畫

在田野期間,我們深受神明與大家的照顧,讓我們每個月能持續固定產出優質好文,當然這些文章的背後少不了寫手們的努力。時至今日,我們希望把能做的事擴大,並回饋社會,因此我們提出了【讓更多人出走】計畫。

【讓更多人出走】贊助方案,想邀請認同我們理念並信任我們發展方向的朋友們自由贊助一步就出走,我們每半年會統計這半年的贊助,提撥其中2成捐給公益單位,其餘則會用在平台維護費以及寫手的稿費。我們亦會將捐給公益單位的收據放在粉專上分享,一切公開。

目前贊助方案採轉帳方式支持,您想(以半年為單位)每個月固定支持一定金額,或是一次支持一定金額都可以,請在轉帳支持後,私訊「一步就出走」粉專,告訴我們您的支持方案,好讓我們有機會謝謝您。

最後,走編仍然想感謝大家一路上的支持與賞文。我們一定會繼續努力的!

歡迎點擊【讓更多人出走】贊助方案

3 Comments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