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隆宮做十六歲
儀式 / 民俗,  國內-台南(府城),  阿丹的踅廟足跡

開隆宮做十六歲(下)

為何如今在府城說到做十六歲會馬上聯想到開隆宮呢?其實在台灣,雖然據說做十六歲是緣於五條港碼頭的童工是否能因為滿16歲而領全薪,至於怎麼做十六歲也沒有一定的規範,可在家裡做,可去寺廟做;在祭拜上面,則以當初拜契的神明為主,可以是七娘媽、註生娘娘、臨水夫人、媽祖、觀音、甚至郭聖王,但為什麼是以開隆宮或以祭拜七星娘娘為最大宗呢?

其實可以從術業有專攻說起。註生娘娘專攻賜子、臨水夫人專攻護產、媽祖與觀音算是全能了、床母只管到小孩還在床上時期、郭聖王專攻驅邪,而說起照顧與保佑孩子至十六歲的當屬七娘媽了。從最早有了牛郎織女的七夕傳說起,七夕與織女的象徵意義就不斷演變;在牛郎與織女一年只能見一次面的狀況下,織女的六個姐姐便自願保佑與照顧他們的孩子。

十六歲是一個小孩與成年的分界,成年理當就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了,因此做十六歲便與七夕做了結合,七夕同時也是七娘媽的生日,而若拜七娘媽為契子契女的小孩,也是在七夕七娘媽生這天要祭拜七娘媽,種種因素加起來便有了這個習俗。它來源早在清光緒年間的《安平縣雜記》便有記載:

七月七日,名曰七夕。人家多備瓜果、糕餅以供織女(稱曰「七娘媽」)。有子年十六歲者,必於是年買紙糊彩亭一座,名曰「七娘亭」。

鳥母亭

但這時可沒有紀錄說一定要去廟裡祭拜,只能知道民眾大多數從家裡轉往寺廟應該是時代演進與政府推動的結果。做十六歲早期所費不貲,甚至到了炫富競奢的程度,連橫在《臺灣通史》裡提到:「富厚之家,子女年達十六歲者,糊一紙亭,祀織女,刑牲設醴,以祝成人,親友賀之。入夜,婦女陳花果於庭,祀雙星,猶古之乞巧也。」臺灣通史同卷冠婚篇更稱「成人之禮,男冠女笄,臺灣多以婚時行之。唯富厚之家,子女年達十六歲者,七夕之日,祀神祭祖,父師字之,戚友賀之,以紙製一亭,祀織女,以介景福。」

這點跟筆者自身經驗勉強擦得上邊。筆者曾經詢問,為什麼當初沒有給我做十六歲呢?母親回答道:「因為外婆沒錢。」其實現在在開隆宮做十六歲也花不了太多錢,廟方幫忙準備祭品、七娘媽亭、並贈送一件衣服,加起來2500,那到底問題在哪裡呢?做十六歲在府城,是由外婆負擔一切開銷,若以現代來看,可能還要買機車、衣服、飾品等等,這些「可能」才是做十六歲的「金」彩之處。今年筆者在參加做十六歲活動時,就聽聞一位報名參加此活動的16歲青年,便是由其外婆出資一切費用,包含穿狀元服騎馬遊街的活動(貴是貴在這)。

做十六歲

身為府城唯一主祀七娘媽的開隆宮,本來就是多數人提到做十六歲會聯想到廟宇,除了廟方努力保存傳統之外,近年來政府也結合觀光大力推廣,變成現在的七夕七娘媽生到開隆宮做十六歲活動。其實最早做十六歲只有男生在做,後來長子長女才能做,到現在更是所有青年都能做。

開隆宮做十六歲流程為 :

1. 寫感謝狀

2. 祭拜七娘媽

廟方會準備三場團拜,最後一場是在7月7日當天。團拜沒有要求一定要參加,自行祭拜也可。若嫌準備祭品麻煩,廟方可以代辦,清單如下 :

    -七娘媽亭(一座)

    -壽金(一束)

    -紅龜 壽桃(一盒)

    -素牲禮(五牲)

    -壽麵(一盒)

    -胭脂花粉(一份)

    -紀念T恤(一件)(贈送)

3. 鑽七娘媽亭

共需鑽三次,依男左女右的規則行進,在第三次時,會有跟家長拍照的機會,隨後家長須攙扶孩子起身,象徵拉拔長大。最後,轉身面對七娘媽亭,拜三拜。

開隆宮做十六歲

4. 填許願卡,過喜鵲平安橋

到廟對面的龍堵前,廟方有搭一座橋,將許願卡掛上後,過橋即完成。

5. 焚燒七娘媽亭與壽金

由於七夕當天人潮非常多,這部分通常集中後,由工作人員代化。

6. 領取廟方準備的十六歲證書

7. 禮成

做十六歲活動到這裡就已經完成了,接下來是穿狀元服騎馬遊街的活動,需另外報名參加。

開隆宮做十六歲

這活動首先先請穿著狀元服的孩子上馬,接著會由開路鼓與執事牌官員帶領大家前往孔廟大成殿內參拜至聖先師(先至孔廟前的「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碑,全部人員下馬改步行進入)。參拜完後,便開始遊街,從孔廟對面的南門路走到圓環接青年路,經過府城隍廟,鄰近又有人聲鼎沸的東菜市,後轉萬昌街、衛民街、西華南街,最終接回中山路,遊街活動圓滿結束。

開隆宮做十六歲

因為七夕也是魁星爺的生日,所以開隆宮於七夕當天晚上也有舉辦擲筊魁星爺獎學金活動。

前述為參加者的活動流程與需準備物品,下述為廟方自己準備的供品,據謝奇峰老師的整理如下:

胭脂花粉10樣(凸粉、手巾、梳子、針線、胭脂、香扇、髮油、鏡子、春仔花、香水)共10盤

七色西餅一色7個(7盤)

七色糕餅一色7個(7盤)

甜芋(七碗)

麻油雞酒(七碗)

油飯(七碗)

六色菜碗(六乾)

六色菜碗(六溼)

四果茶(七碗)

壽麵線(三杯)

五牲

山珍海味

四果

金紙 粽子 壽麵 壽桃

姐母衣 發粿 紅龜粿 雞冠花

做十六歲

整體而言,府城有開隆宮七娘媽生做十六歲這個活動,我認為是好的,至少在這民俗逐漸消逝的現代,還能保有傳統。傳統並非只能守舊,有時配合時代的演進也必須有所調整,只要宗旨不變,舊俗能有所記錄,我認為改變不是不行。我們要知道的是七月七日最早是乞巧會與魁星會,會祭拜織女或七娘媽,後來演進到要焚燒七娘媽亭,再後來又跟十六歲做結合;而開隆宮也發展狀元參拜孔子及遊街活動,按理說只有一小點說不過去。我認為,應該要再增加祭拜魁星爺,不然到底七月七日干狀元、干孔子什麼事?若能在祭拜孔子後再祭拜魁星爺,那就說得過去了。

最後,請大家記住一點,不是只有府城開隆宮才有做十六歲,全國各地也有廟在做,也可以在家裡做,正廟有意願也都可以做,但在求新求創意的時勢裡,屬於傳統的根絕對不能抹滅掉,也希望市府或廟方單位能具備充足的文化內涵,不要將活動搞得四不像才是。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