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仔地明正堂 -曾經如此 感同身受 文海城隍
在前鎮興仁公園旁有兩座廟宇特別醒目,其一為碧天府,其二…咦?怎麼三間廟連在一起並共用同一座屋簷?沒錯!這樣的安排是地圖上找不到的,但卻是當地人的獨門生活地景。
「阿你要去哪?」 「三間廟那邊。」
後天成神,文海城隍
三間廟分別為三天宮、南海清宮、明正堂。明正堂所在處是昔日近海處的一片沙地,因此又稱沙仔地明正堂,由義應祠升格而來;主神文海城隍亦是由義應公升格。文海城隍本名蔡蓼莪,民國二十六年生,嘉義布袋人,小時便隨父親來到高雄工作定居,海軍退伍後曾在台肥上過班,後來與妻子一同開了沙仔地第一間柑仔店。蔡蓼莪待人和善重義氣,在29歲時因故去世,逝後地方不平靜,於是由沙仔地大廟慈正宮城隍爺作主,又恰逢安溪三城隍來作客,於是二位城隍便詢問蔡蓼莪:「你想要功果? 金紙? 還是萬年香火?」蔡蓼莪選了萬年香火,城隍將祂引度至門下修行,再舉薦到笨港口港口宮修行。
沙仔地明正堂提供
民國六十三年(1974)經慈正宮霞海城隍指示,蔡蓼莪修行期滿,封為「義應公」,成立「義應祠」奉祀。義應祠旁有一杉池,當時前鎮有許多木業是靠著前鎮河來運送杉木,因此會有許多存放杉木的杉池,小孩子便很喜歡跑到杉池裡跳杉木,但這是極度危險的舉動,萬一不慎落池,杉木便會合起來,那就再無露臉之日。據說義應公在這裡鎮守後,意外事故大大減少;或許是守護地方里民有功,民國七十年(1981)義應公升任「義應將軍」;民國七十一年又奉旨升任「文海城隍」,獲賜堂號「明正堂」。
天方夜譚的集合式廟宇
明正堂搬遷多次,在杉池填起後先是移到今興仁國中地,後來因為要興建興仁國中,又移到今五號公園(民國七十三年落成);民國八十一年(1992)又因為要建五號公園,再遷至公園旁,後經歷波折又遭拆除,直至民國八十五年才遷至現址。
五號公園一地原本有九間廟,後政府因為要建公園便提供一塊地要來將這些廟宇集合起來,變成三層樓的集合式廟宇。此方案只有三間廟接受,因此成了今日所見大家都在一樓的「三間廟」。當時除了補助外,每一間廟都還要支付200萬建廟,因此在明正堂龍邊有一面陳勝勇先生碑記,便是紀念陳善人出資建廟之善舉。
曾經為此,感同身受
明正堂主祀文海城隍,陪祀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尚有奉祀關聖帝君、武財神,以及從港口宮請回的天上聖母。不過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明正堂因緣成了許多落難神明的庇護所。在神龕的龍邊,奉祀一牌位,是合祀茄萣面臨拆建廟宇的修行之靈,七仙姑與蔡真人,未來若還有緣分來堂,亦可再加。虎邊註生娘娘前亦有一對萬善公媽金身,是來自台中南屯的一間萬善公廟。
當時一位學生一直有在台中南屯萬善公廟拜拜,一次來跟明正堂說,那間萬善公廟要被建商拆除重建,骨甕由台中殯葬管理所處理了,但兩尊金身不知該何去何從。明正堂廟方人員先請示文海城隍爺的意願,城隍爺答應後,才至台中萬善公廟拜拜,並擲筊詢問其移祀明正堂的意願,在得到三個聖筊的答覆後,便將爐及其金身移祀明正堂。
即將啟程前,在附近工作的年輕人,因為一直都有去那邊拜拜,也準備了檳榔、菸來歡送,並拿了2000元請明正堂代為幫忙處理相關事宜。負責管理該廟的廖家,萬善公媽也曾幫忙他們賺大錢,但廖老先生已經不在了,所以是由兒子帶著媽媽,每年都在萬善公媽聖誕前來明正堂拜拜,並捐款作戲與祝壽,也會去放骨甕的地方拜拜,相當感人。
文海城隍,或許心仍有怨氣,逝後留連地方,經城隍爺排解後隨之修行,又去港口宮進修,守護地方,才從陰神慢慢升至正神,其廟宇也因政策之故而不斷搬遷,今遇見相同處境之神,自當能感同身受。這正是我們宗教民俗所要傳達的,信仰不該只是因私慾而求神拜佛,因風光而雕神舞弄,我們該學習的反而是文海城隍以身作則的將心比心、雪中送炭。
圖、文 / 阿丹(一步就出走版主)
!!分享、引用 請告知並標註出處來源!!
§ 前鎮沙仔地明正堂資訊:
地址: 806高雄市前鎮區興旺路416號
電話: (07)812-8033
粉專:前鎮沙仔地明正堂
2 Comments
Pingback: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