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同祖廟
國內-台南(府城),  大小廟宇,  阿丹的踅廟足跡

銀同祖廟- 同安人的守護神 銀同媽

銀同祖廟的前身為同安公廳(同安會館),是由泉州府同安縣來臺的兵丁所建,當時來台兵丁因屬不同原鄉而多有祖籍械鬥事件發生,後來就被廢除,直到清道光二十一年(西元1841年)才由陳青山勸捐重建,隔年落成,稱銀同祖廟(銀同乃同安縣的別稱),並有舉人陳貽蘭撰文〈台郡銀同祖廟記〉。

由〈台郡銀同祖廟記〉可知,當時銀同祖廟有變座向,並有前後二進、左右護室,奉祀天妃(天上聖母)、吳真人(保生大帝)、陳聖王(開漳聖王)以及五文昌。雖然稱之為廟,但仍有原來會館的性質,所以可供同安人或考生借住。

銀同媽

日治時期昭和十年(1935年)因市區改正,位於計劃道路上的銀同祖廟被迫重修(從1917年的地圖來看,當時要興建兩條計畫道路,但其中一條現今不存,而另一條則為今城隍街)。同這個時間,檨仔林朝興宮也因臺南神社要擴張神社外苑被徵收廟地,剛好得知銀同祖廟在重修,便出資協助,於隔年正式寄祀於銀同祖廟。昭和二十年 (1945年)銀同祖廟遭空襲,朝興宮另外找到現今廟址並於隔年建廟,而銀同祖廟則是於民國四十六年(1957年)才在原址重建。如今的銀同祖廟則是民國八十八年因拓寬城隍街而被迫拆除前殿只好於後半部重修後的樣貌,奉祀天上聖母、保生大帝、文昌帝君、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那原本奉祀的開漳聖王呢?我猜測應於戰時損毀了。

1915台南市全圖
1915台南市全圖

§ 銀同祖廟資訊:

地址: 700台南市中西區城隍街45號
電話: (06) 221-7471

3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