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鎮城隍廟 -武官城隍 水師守護神
安平,自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便名為鎮,清康熙將台灣納入大清版圖後,派水師駐防安平鎮,稱「臺灣水師協」,分北、中、南三營,戰船五十餘艘、官兵約千人。自古有城必有城隍,據《禮記》所載,古代天子祭祀「八蜡」中的「水庸」,解釋為「水者隍也,庸者城也」,也是一般認為城隍祭祀的源起。清康熙年間,將臺灣劃分為一府三縣,清雍正至嘉慶年間則為一府四縣二廳,每一行政單位均設有城隍廟,如臺灣府城隍廟、台灣縣城隍廟、鳳山縣城隍廟等等,然而當時隸屬於鳳山縣的安平鎮,如何建立起一官祀城隍廟呢?
【武官城隍】
據《續修臺灣縣志》所載,安平鎮城隍廟為水師協鎮沈廷耀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所建,而後協鎮丁朝雄(1785)、守備陳景星(1801)與游擊詹勝、守備陳廷梅和李文瀾(1804)曾修葺;日治時期轉為安平公廟之一。當初何故建立城隍廟已不可探究,但由其沿革可知,城隍廟的興建及修葺與駐守在安平鎮的水師官兵密不可分。
安平鎮城隍廟的城隍爺,又稱「安平鎮城隍廟 威靈公 都督府 城隍」,是少見的武官城隍,其職稱便充分顯現祂的武官性質及崇高官階,故城隍廟也被稱為「水師都督府」。除了主祀城隍爺以外,廟內亦設置文武判官以及廿四司(據傳是依古代官制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下又各分四司,總共廿四司)等城隍爺的行政幕僚,各司其職,替城隍爺來處理不同事務。
另外,鎮殿城隍爺兩邊的神龕,分別奉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以及每年城隍廟公普從普陀山上請下的值年大士爺;拜殿兩旁的謝、范將軍將爺,除了日常懲惡揚善的任務以外,在安平迎媽祖的前夕,還會有特殊任務喔。城隍夫人另奉祀在城隍廟東側的廂房。
【牛頭馬面門神護衛】
不同於一般廟宇以秦叔寶尉遲恭、廿四節氣、卅六官將為門神,安平鎮城隍廟由牛頭馬面二位將軍擔任中門門神,龍虎兩門則是由皂役守護。
【八班夜巡】
八班一詞,係源於古代衙門的班頭皂役有「八班」之稱,而安平鎮城隍廟的七爺、八爺則是八班的總領。故安平迎媽祖前夕的謝范將軍夜巡,則稱之「八班夜巡」。
安平鎮城隍係鎮守安平的司法之神,有燮理陰陽之責,循古例,城隍爺在媽祖出巡前三日傍晚會派謝范將軍前往開臺天后宮駐守,並展開連續三天的夜巡。安平鎮城隍廟城隍爺,則會於遶境前一晚,前往開臺天后宮駐駕,以便明早擔任媽祖出巡之先鋒。
八班夜巡的流程,是安平鎮城隍廟謝范將軍,於遶境前三天傍晚,至開臺天后宮報壇後即前往「香山」巡境,並依迎媽祖遶境路線展開夜巡,綏靖地方,告誡眾無形莫要搗亂。夜巡約於晚上九點多結束,謝范將軍返回開臺天后宮駐守,隔日傍晚五點多,又再先前往「香山」與「行館」巡視一番後,接續前日夜巡的最後地點,續依遶境路線展開夜巡,以此方式於三天晚上巡視完迎媽祖所經之道路。
香山:安平媽祖往湄洲進香祭典的舉行地,原在北汕尾,後移至安平海濱,現今於漁光島沙灘舉行。
行館:自2010年起,安平迎媽祖的繞境天數由一日增為二日,因此在第一天行程結束後,媽祖會前往行館安座駐駕。
圖、文 / 李宜陽(安平囝仔,都市計劃碩士)
※ 若要引用本部落格之圖、文,請告知版主,並取得原作者同意。
§安平鎮城隍廟資訊:
地址: 701台南市安平區安平路121巷1號
電話: (06)222-7187
粉專:安平鎮城隍水師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