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舊城東門(鳳儀門)
國內-高雄(打狗),  城門古堡

左營舊城東門 -【左營-高雄】

當我們說去到一個地方旅遊,除了風景區外,大多數的「地方」會是指「城市」,而「城市」這個詞往往很容易跟英文”City”連結在一起,有著現代感的意涵。然而很多城市都有其歷史,有其變遷痕跡;做為區別,我們便以「舊城區」來分類。

多年前在國外的兩個月,有一次跟了在地旅遊團旅遊,導遊便介紹我們該城市的舊城區,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自己的舊城區又是長得如何呢? 其所包含的歷史又發生過什麼事呢?

在高雄左營這地方,築了全台第一座石造城牆,稱為左營舊城,或為鳳山舊城,屬清代鳳山縣管轄。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灣置一府(台灣府)三縣(台灣縣、諸羅縣、鳳山縣)。清康熙二十四至二十八年(1685-1688),據蔣毓英《臺灣府志,卷六》記載,「鳳山縣城應設鳳山地方,今尚未建」、「鳳山縣治未建,今就偽(鄭氏)遺房屋修改,暫為行署」,「鳳山縣典史衙門1未建,今就民居修改,在土墼程保」(土墼程保也就是現今昆沙宮一帶,可參閱 昆沙宮 (下太子廟)  一文,內有今昔土墼程保的範圍介紹)。

左營舊城東門

到了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高拱乾《臺灣府志,卷二》有載「鳳山縣城卜在興隆庄。未築(城)2。 」甚至,康熙四十三年(1704),知縣宋永清將縣署改至興隆庄、復建文廟,但當時鳳山縣地區土地寥曠,鳳山縣的官員仍居住於土墼程。

清康熙六十年(1721)爆發第一次大型叛亂,由鴨母王朱一貴發起,興隆庄縣署被攻陷。清廷平定後,(左營)興隆庄開始築土城,開四門,倚龜山連蛇山,之後三十多年間又再植三重刺竹於城牆周圍,並增建大砲台四座。

林爽文事變(1788年)前左營土城的情況。翻拍高雄市文化局製作見城手札。

無奈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的第二次大型戰亂,林爽文當時在諸羅縣,莊大田率兵攻破左營土城,直到清乾隆五十三年福康安平亂後,鳳山縣治便遷往下埤頭,也就是今日的鳳山市,則為「新城」,而左營土城便稱為「舊城」。

但之後還是有海盜聯合匪徒鬧事,新城依舊失守,(我說這些官員到底在幹嘛XD),一樣清廷還是派兵來台平亂。事後,雖然官方因經費因素不願升級左營土城,但透過方傳燧杜紹祁以及地方民眾的力捐,左營土城終於升級為我們今日所看到的石城了,這也是全台第一座石城。而這次的建城,採「圍龜放蛇」之策,將蛇山捨去,全圍龜山。

翻拍高雄市文化局所製作見城手札

但石城建城後,鳳山縣官員又因舊城的地理位置、戰略位置、水源與住民數的考量、不願遷回位於興隆庄的城池,於是他又再度成為舊城了。一直到日本人來台,在左營建軍港,為避免被人從龜山俯視軍事機密,於是將城內淨空,城內文物亦蕩然無存。

本篇所要介紹的正是這座石造舊城的東門,鳳儀門。城門通常會有兩個名字,「東門」這種有代表方位的名字會刻在內門額,而「鳳儀門」這類看不出位置的名字則置外門額,目的是要避免敵人一下子就知道方位(但府城卻是相反)。城門上有九個「雉堞」,雉堞與雉堞中間的缺口叫做「箭孔」,可讓城上士兵做攻擊用,而雉堞中間的小孔稱作「窺孔」,用於窺探外面敵人的動向與動態,並不做攻擊用唷!

雉堞

城門上部以花崗岩建造,下部則使用咾咕石。城門內以雙斗拱搭建,內門較大,外門較小,便於防禦。由於門板是木製的,現早已損壞,不過插入門軸以及門後的門閂處都能看得到。門閂孔洞採右淺左深,好方便放入。

斗拱

鳳儀門城樓已不在,只剩基座。門外有護城河,也屬曹公圳的灌溉溝渠,特別注意護城橋下的橋墩,是採用六邊形的設計,便於讓水流過,鳳山新城東門外的東福橋橋墩也採此設計。

左營舊城東門

下圖中紅圈處為東門的排水系統,稱作「水關」。洞口有三條花崗岩封起,防止敵人從此處滲透城內。

從東門出,外連有道路可通鳳山新城,共三條,分別為大路、小路、以及無特定名稱只好以方位稱之的南路。其中以舊城東門經凹仔底、灣仔內、寶珠溝、獅頭、赤山至新城北門之間的道路最為主要要道,舊稱大路,現稱雙城古道。另一條則在大路的北邊,從舊城北門經新庄子、覆鼎金、林內、山仔腳、赤山至新城北門,舊稱小路;而南路則是從舊城南門經漯仔底渡、三塊厝、大港至新城西門。(上述及下圖摘自維基百科)

雙城路線圖

對比一下今日地圖。若對昔日大路與今日道路對比有興趣的話,維基百科上有詳細的介紹⇒雙城古道

1 . 縣,為地方行政最基層組織,其長官稱為知縣。縣城是指城郭;縣治指行政中心,即衙門。縣有佐貳官,即副官的意思,含縣丞(1人),主簿(不定員),典史(1人)。根據《清史稿·職官三》,「縣丞、主簿分掌糧馬、徵稅、戶籍、緝捕諸職。典史掌稽檢獄囚。」

2. 卜,為選擇住所之意。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