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營舊城北門 -【左營-高雄】
告別了東門(請見 左營舊城東門(鳳儀門) 一文),我們來到了北門。古時北極星又稱北辰,而當時台灣府所在亦在鳳山縣之北方,出北門後即可一路通到府城。再者,皇帝所在的北京亦在北方,取名「拱辰」則有眾星拱之的意思,也因此左營舊城北門成為了全台唯一有門神在上的城牆。
與東門相像,此門外側有題「拱辰門」,內側有題「北門」。外側門牆上有九個雉堞,城門座石砌主以六角蜂巢式堆砌,門洞分內外兩層,外窄內寬。又由於此門為政要官員會進出的大門,所以他底下基座的石砌方式與東門即有明顯差異,詳見下圖:
城門側有馬道(東門也有,不過北門這邊比較安全穩固些),鋪有磚石;馬道方便將士騎馬於各方城牆間報信、支援、指揮等,當然現在城牆已不再互通了。
接下來,從下面這張由「台灣古寫真上色」將法國人Berthaud於1860年代所拍的左營舊城北門舊照上色照來看,城外為左營重要市集地-埤仔頭街,城外左側為謝廷芳古厝,遠處則是萬丹港。
埤仔頭街與勝利路交叉口的斑馬線上就存在著與路面同高的國定古蹟-拱辰井。拱辰井為當時埤仔頭街與舊城巷一帶居民主要的飲用水源,而位於其後方的鎮福社更是守護城莊的土地公廟。
當地人稱鎮福社為「七甲土地公廟」或「埤仔頭土地公廟」,於明鄭時期就已建立祭拜,只不過當時是以土埆結竹所建;到了道光五年在興建左營舊城(石城)時因有多餘的石塊,便將其整修。民國73時已將土地公遷至埤東、埤西、埤北里的聯合活動中心三樓供奉,稱為「鎮福廟」。目前雖然鎮福社內已無奉祀神明,但光以建築本身來看,仍有門神、燕尾、懸魚等傳統建築裝飾,可說是古意十足。
最後我們再一次回到埤仔頭街,這裡就位於舊城北門外,昔日有南海大溝流經。船隻停在萬丹港(今 左營軍港)後可換小船沿著南海大溝進來至鎮福廟附近的碼頭上岸貿易。因此,另外要說的就是,南海大溝在這裡就變成了北門外的護城河,直到蓮池潭為止。所以北門外其實也是有護城河的唷,不是只有東門有而已。
文 / 阿丹(一步就出走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