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溪洲大山祖師廟 -番社祖師公
在旗山溪洲地區有一處地名叫做「番社」,地方上甚至分成頂番社與下番社。以今日的行政區劃來看是位在大山里的中心地帶,與溪洲國小比鄰。現今大多數溪洲人對這個庄頭可能不甚熟悉,只知道這裡是每年上山掃墓的要道之一,甚至很多溪洲人也時常忘記這裡有兩所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大山祖師廟及大洲龍鳳山清水寺。但實際上番社可以說是溪洲歷史的發源地,同時也與旗山地區的平埔歷史息息相關。
既然名為「番社」當然就代表著這裡曾經有過原住民聚落。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重修臺灣府志》當中有「大傑巔社在羅漢門」與「羅漢內門、外門田,皆大傑巔社地也」之記載,在其他年代的方志中也常常見到關於大傑顛社的紀錄。從上引文字來看可以看出大傑顛社在清初活躍於羅漢內外門全境(內門與旗山地區),既如此那大傑顛社的中心區域又是哪裡呢?從清代古地圖如〈民番界址圖〉(1760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1784年,俗稱〈紫線番界圖〉)以及〈乾隆臺灣輿圖〉(1788年)來看,可以看出大傑顛社位在蕃薯寮(今旗山市區)、北勢庄(在今三協里)之南、磱碡坑(在今新光里)與三角堀(在今南勝里)之北,位置與今日溪洲地區相近。〈乾隆臺灣輿圖〉中更在大傑顛社北方畫上了武洛溪(武鹿溪),也在大傑顛社旁畫上了溪洲庄,可以確定溪洲地區的「番社」應該就是過去大傑顛社中心所在!附帶一提,旗山市區最早曾名為「施里庄」,此一名詞是西拉雅語中的祭壇之意,因此有許多研究者也猜測今日的旗山市區是過去大傑顛社的祭祀之地。
雖然有歷史記載佐證,但今日在溪洲地區已然沒有明顯的平埔遺跡。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清政府為了防範生番攻擊及漢人越界開墾,將許多大傑顛社人遷往蕃薯寮北部的六張犁與口隘地區(今旗山圓潭地區)防守,大傑顛社的居民也因此漸漸北移。到了乾隆晚期,官方再次招募南部各熟番社群前往屏東平原東部防範排灣族,大傑顛社也在這批遷徙的族群之中。大傑顛社到了清末繼續往更東的地方遷徙,與旗山地區的聯繫也漸漸淡去。
在大傑顛社漸漸從溪洲這塊土地上抽離的同時,來自福建的漢人移民也進入了溪洲地區。從現有的文獻中可以得知,溪洲最早的漢人移民為乾隆五年(1740年)遷入的下洲仔郭姓家族,再來便是除了大傑顛社外本篇文章的另一個主角─奉請清水祖師來到溪洲的黃姓及李姓家族了。根據大山祖師廟沿革記載,清水大祖師為來自泉州府安溪縣港頭鄉的黃姓家族於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所奉請而來,清水二祖師則為泉州府南安縣搭尾鄉李姓家族所奉請。雖然是在同年度來到溪洲,但兩大家族一開始並未將各自的祖師公合祀。黃姓家族一開始便居住在番社,李姓家族則住在番社南側的酒店。關於兩大姓氏何時將神尊合祀及合祀的原因今日已不可考,但筆者推測應該與雙方都奉祀祖師公有關。到了戰後的1984年才在地方人士的集資下動工興建了祖師廟,並在四年後的1988年竣工,即為今日所見之大山祖師廟。與祖師廟隔著旗楠公路的另一頭是被溪洲人暱稱為「姓黃仔」的黃厝巷,正是由奉請大祖師公來臺的黃姓家族所形成的聚落。
番社聚落位於溪洲的下洲仔庄境內,筆者幼時也曾見過祖師廟的神轎參加境主廟雙龍寺的慶典。祖師廟在每年正月初六祖師公聖誕時也會邀請雙龍寺董公真仙與隴江宮吳公真仙一同蒞臨看戲,是下洲仔庄的三位祖師們難得的聚會呢!此外敬奉董公真仙與迦毘羅王的郭姓家族內亦有供奉一尊年代悠久的祖師公,不知是否與大山祖師廟有所關係,這就得留待筆者繼續探究。縱使如此,我們也已經可以說下洲仔庄是個安溪鄉土信仰大放異彩的所在。
本文開頭有說到番社地區分為頂番社與下番社,祖師廟即位在下番社。在頂番社一帶今日還有另一所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名為大洲龍鳳山清水寺。該廟祖師公為戰後自路竹遷入此地的陳姓家族所供奉,亦為自清代開始就奉祀的信仰。一個庄頭裡有兩所供奉同一主神但毫無淵源的廟宇實屬特殊,或者也可說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緣分吧!
鎮殿清水祖師(黃柏翰攝) |
清水三祖師(黃柏翰攝) |
洲仔庄郭姓家族供奉之清水祖師 |
大正十三年(1924年)之攆轎背板 |
文 / 阿丞(研究生、旗山在地青年)
參考資料:
許淑娟〈國家與地方:旗山鄉街的時空發展過程(1700s-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2004年。
簡炯仁《高雄縣旗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心,2004年。
施添福編纂、吳進喜等撰述《臺灣地名辭書卷5高雄縣》,南投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年。
§ 旗山溪洲大山祖師廟資訊:
地址:842高雄市旗山區中寮一路24號
電話:(07)666-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