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行尾福德爺廟 -全台唯一供奉施琅的土地公廟
土地公乃是跟人民最親近的神了,通常每一最小行政單位都會有一位土地公來管理,如同我們現在的里長 ;而日治前期的府城,因民防需求而產生的街境單位也都有該街境的土地公廟。日治時期因市區計畫改正,許多影響到日方開闢道路的廟址,紛紛被拆除,裡頭的神像不是毀壞不見就是移入友廟合祀。綜覽府城街境廟宇,可發現最多的廟是土地公廟,廢除最多的也是土地公廟。今天要介紹的是位在油行尾街的土地公廟-油行尾福德爺廟,屬六合境。
六合境共有七間廟宇,其中有三間為土地公廟。據說,這三間土地公廟的土地公都是當時隨鄭氏軍隊而來的,還是三兄弟呢!仁厚境土地公為老大,油行尾為老二,大浦為老三,但真的是這樣嗎?這就要先從這次要介紹的油行尾福德爺廟的特色說起了。
油行尾福德爺廟最大的特色就是奉祀施琅大將軍。據說,在民國七十五年時,廟公連續兩個月都夢到施琅將軍來跟他說廟裡奉祀的土地公是祂在1665年時帶過來台灣的,祂也親自降駕指示如此,於是廟方特別又雕塑了施琅將軍的金身奉祀。但1665年施琅可沒登台啊!實際情況是施琅率領大水師到澎湖時便遇颶風,只能折返。
哇那怎麼辦?雖然奉祀施琅將軍金身是真,但來由與史實卻是有出入,所以廟方也說了:「此典故據今已不可考。惟信眾仍抱持敬奉之心,虔城禮祀。」這也說明了一切。換句話說,油行尾福德爺廟所奉祀的神明當中,有一個職位,職稱為「施琅大將軍」,擔任此職位的靈,當然不是施琅,但絕對是個上天恩准下凡濟世的靈 ; 信眾只需信祂,必有保佑。現在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五為公事日,收驚、問事皆可。
再繞回來先前的描述,六合境的這三間土地公廟真的是兄弟嗎?首先,這三間廟的沿革均不一樣。再說,若是三兄弟,當初不是合祀於同一間廟,就是建廟時間應該相近,也應留有紀錄,而今建廟時間沒有一個固定紀錄,以及神尊來源由來亦不可考,我想倒不如說這三位土地公公的情誼如同親兄弟般緊密,較能讓人信服。
油行尾福德爺廟建於永曆二十年(1665),主祀福德正神,配祀文、武判官及招財、進寶童子。原本廟址自創建到日據時代都是位於開山町貳町目(可見下圖),但至於在哪一處則不可考;到了日明治三十八年(1905)才由地方耆老鳩資遷建到現今位址。
那油行尾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不管是清康熙二十四年蔣毓英所撰,或是清康熙三十五年高拱乾所撰的《臺灣府志》或是清康熙五十七年周元文的《重修臺灣府志》,都有出現油行街的紀錄:
油行街在東安坊。街俱研油,故名。
也就是說,這條街古時為製造、販賣食用油的街巷。而到了清乾隆二十八年余文儀的《續修臺灣府志》則改成了油行尾街,可知名字的更動應於清康熙五十七年至清乾隆二十八年之間。更動的原因,目前還找不到確切原由。
以今日來說,油行尾街就是今天的府前路一段122巷,往南通到延平郡王祠,往北則到銀同祖廟,再北則是水流觀音街了。那何以是「尾」字不是「頭」字呢?我推測應該是以水文及地勢,也就是枋溪的流向來看。舊時為德慶溪支流的枋溪是從延平郡王祠經油行尾到清水寺再轉到太平境入吳園水池並往大遠百方向流出入德慶溪,所以依其流向土地公廟的所在地是在油行街的尾端,而後可能依其信仰圈的緣故而改成油行尾。
油行尾福德爺廟不是只有奉祀油行尾土地公公而已唷,昔日府城的亭仔腳街福德祠的土地公公因為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住處被拆毀後,跑來跟油行尾土地公公住在一起。亭仔腳街為今湯德章圓環青年路至府城隍廟左廂房止,參考1875年的「台灣府城街道圖」可看到亭仔腳街的名稱,但在1896年的「台南城圖」及1900年的「台南府城內外略圖」,亭仔腳街不見了,改成了仁壽境街,而在1911年的「台南市區改正計畫圖」及1915年的「台南市全圖」亭仔腳街又回來了,並在前者還能看到府口街(今青年路上府城隍廟左側廟邊至青年路與興華街交叉口這一段)。
亭仔腳街福德祠在日治時期(西元1931-1944)的《臺南市寺廟臺帳》是有紀錄的,但在1942年由日本人西川豐明發表的《臺南市之寺廟表》裡則改名為仁者壽廟,位於清水町二丁目五八番。所以在這裡也能看到,亭仔腳街與仁者壽街的同名關係。如今在油行尾福德爺廟內,位在中壇元帥後方的便是亭仔腳街福德祠的土地公唷。
文/ 阿丹(一步就出走版主)
§ 油行尾福德爺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