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基隆(雞籠)
國內 - 基隆(雞籠) 國內 - 基隆(雞籠) 基隆,古名「雞籠」,別稱「雨港」、「雨都」,全市百分之95土地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北面為進港要道。17世紀時,西班牙人和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並以「大雞籠嶼」(今和平島)為基地殖民臺灣北部。 清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法國軍隊曾多次攻佔基隆以作為封鎖中國大陸的跳板。中法戰爭結束後,臺灣於1885年建省,由劉銘傳擔任首位巡撫。當時因淡水港逐漸淤塞,劉銘傳計畫將港灣形勢優越但交通不便的基隆作為臺灣北部的主要門戶,以基隆為臺灣鐵路起點、著手於基隆港興築港口設施,並積極整頓臺灣第一座官方煤礦,但其計劃因甲午戰爭爆發而未能完全實行。 基隆由於處於戰事要地,砲台數量為全台之冠,現由於有些已毀,有些在軍事管制區內,剩下的主要有5-10座。
獅球嶺砲台- 阻止日軍深陸的最後防線
如果基隆的眾多砲台,如負責打東側外翼的大武崙砲台、 白米甕砲台,西側外翼的槓子寮...
槓子寮砲台- 明砲易躲 暗砲難防
基隆這麼多砲台中,就屬位於海洋大學與八斗子後方一帶槓子寮山上面的槓子寮砲台保存最...
頂石閣砲台- 隱身校園的戰爭遺跡
堪稱基隆最神秘,連在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砲台,頂石閣砲台,史料文獻極少,從格局及建...
白米甕砲台- 北海岸的荷蘭城
不同於大武崙的暗砲台(這裡有更多大武崙砲台的介紹),白米甕砲台是屬明砲台,四座安...
大武崙砲台- 有著台灣吳哥之名的暗砲遺跡
位處台灣北部戰略要地的基隆,砲台數量為全國之最。基隆三面環山,只剩北面基隆港為船...